薛洪言: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困局,这次动真格了!

2025年05月19日18:27    作者:薛洪言  

  意见领袖 | 薛洪言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25条具体举措直击行业长期存在的“重规模轻回报”痛点,有望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粗放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真正向以投资者为本的底层逻辑回归。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4%;此外,A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约为23%,其中公募基金以7.3%的持股比例位居首位。在这个意义,以机构改革牵引股票市场改革,重塑公募行业生态、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便是重中之重。

  此次改革的核心抓手在于重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针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痼疾,方案推出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要求头部机构未来一年内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浮动费率产品占比不低于60%,一年后逐步全面推开。

  具体而言,若产品业绩显著低于基准,管理费需降档收取;反之则允许升档收费。这一机制颠覆了固定费率下“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倒逼基金公司以投资者为本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同时,方案明确提出,要切实发挥业绩基准在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通过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可以弱化管理人的短期博弈行为,减少风格漂移和“押赛道”风险,降低投资者与管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望大幅提升持有体验。

  从实践看,2023年7月启动费率改革试点至今,市场已有近240只浮动费率基金,其中超半数聚焦权益类资产。浮动费率产品规模稳步增长,反映出市场对利益共享机制的认可。

  推动基金公司内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重塑是另一大突破。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具体看,将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提升至不低于80%,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同时,在考核投资业绩时更侧重长周期考核,要求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这一改革直击行业顽疾:过去以规模增长为导向的考核模式,导致部分机构盲目追求新发产品数量和规模,忽视存量产品业绩表现。甚至为了追求规模增长,明知有损投资者利益,仍会选择在估值高位密集发布产品,让高位买入的投资者持续承受净值缩水压力,透支投资者对行业的信心。

  此次在考核体系中加大产品业绩的权重,有望扭转管理人的规模情结,将产品业绩放在各项决策的首位,有效缓解管理人与投资者的潜在利益冲突。同时,长周期考核的实施,有望引导基金经理减少短线交易,降低组合换手率,既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也有望改变行业追逐年度排名的短期文化,转而专注在长期的业绩“马拉松”中取得好成绩。

  方案直言,要督促行业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并贯穿于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基金运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恪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要实现这一目标,浮动费率和产品业绩考核,便是最重要的两大抓手。

  此外,方案还在推动权益投资提质扩容、加强投顾服务和核心投研能力建设、重塑行业评价评奖业态等多方面发力,系统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如方案通过简化ETF注册流程(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完成)、鼓励中低波动含权产品创新等,着力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投资者服务能力的提升贯穿改革全程,方案要求基金公司优化投研体系、加强投顾服务,并加快机构投资者直销平台建设,同时,方案明确将出台基金投顾业务管理规定,推动行业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在产品评价评奖方面,明确要求构建以五年以上长周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评奖体系,杜绝以短期业绩排名为导向的不合理评价评奖行为等。

  以上种种,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从浮动费率到长周期考核,从权益扩容到服务升级,制度红利的持续释放,有望重塑公募基金行业的价值创造逻辑。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唯有深入理解改革内涵,理性选择适配产品,方能在本轮市场变革浪潮中更好地把握改革红利。短期来看,重点把握两大趋势:

  一是优先选择采用浮动费率的主动权益产品,并重点关注管理人跟投比例高的基金,此类产品实现了管理人与投资人利益的高度捆绑,管理人在主观层面更追求业绩的确定性,持有体验更好,也更契合公募基金“代客理财”的产品本质。

  同时,浮动费率产品的普及将加剧管理人分化,投研实力雄厚的头部机构更易获得超额收益,同等条件下,应优选头部机构产品。

  二是关注行业配置再平衡趋势。当前公募基金在沪深300权重板块存在显著配置偏差,截至2024年末,银行、非银金融板块在指数中权重合计24.3%,但在主动权益基金中的配置比例仅5.3%,低配近19个百分点。鉴于方案大幅强化了业绩基准的引导作用,未来主动型基金大概率会将资产配置结构向业绩基准靠拢,低配板块有望迎来持续的增量资金流入,带来阶段性的配置机会。

  与此同时,基金基准的指引意义上升,也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选基门槛。需注意的是,改革成效的充分释放需要时间,投资者应保持合理预期,避免短期追涨杀跌。

  中长期看,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公募基金通过践行价值投资理念,抑制短期投机行为,能够更好地引导居民储蓄转化为长期资本,助力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稳定性与韧性,为股市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为A 股长牛慢牛行情奠定基础。

  (本文作者介绍: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