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初上市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到再次公告募投项目延期,该上市公司有几个方面的现象值得市场行“注目礼”。
日前,在深市创业板挂牌的Z公司发布公告称,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资项目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拟对部分募投项目进行延期。这已是Z公司第二次公告IPO募投项目延期了。个人以为,上市公司IPO募投项目延期不可太任性。
Z公司2022年7月份在创业板挂牌,至今还不足三年。但在此期间,该公司却先后两次公告募投项目延期现象,无疑也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从当初上市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到再次公告募投项目延期,该上市公司有几个方面的现象值得市场行“注目礼”。
一是上市后业绩变脸快。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无论是营收还是扣非净利润都出现大幅增长态势。业绩优,成长性不俗,是该公司其时给市场的印象。但上市当年至2024年,其业绩开始出现下滑,特别是扣非净利润下降幅度明显。比如2021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118亿元,2024年只有3445万元,连2021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二是除了募投项目延期外,项目实施地点也多次出现变化。比如2022年上市不到一个月,该公司就公告项目实施地点发生变化;一年后,该实施地点又出现了变化。
三是招股书披露的信息与现实状况出现较大出入。在招股书中,上市公司对于相关募投项目表现出非常急切投入的态度。但资金到手后,却多次延期。前后矛盾,表里不一。以“自动化设备产能提升项目”为例。Z公司在招股书中声称,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迅速抓住未来的市场机遇,迅速扩大业务与规模以及占领市场份额”。但募投项目不投入,又怎么扩大业务规模与占领市场份额?
四是除了募投项目延期,补充流动资金并没有延期。当初Z公司募资欲投入三个募投项目,其中一个即为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底的情形是,补充流动资金部分已实施完毕,但另两个募投项目都出现延期。而且,第一次延期一年至2025年7月份,此次欲延期两年至2027年7月份。
从现实案例看,A股市场募投项目延期的并不少见,但连续延期且一次比一次时间长的则不多见。如果按照Z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测算,其相关募投项目将会延期三年时间。任何一个市场或一个行业,三年时间发生的变化有可能是巨大的。Z公司连续两次延期募投项目,到了2027年,上市公司是否会又以“外部市场环境”、“行业内部环境”等变化为由,再次延期募投项目,甚至是不再对相关项目投入资金呢?这种可能性显然不能排除。
IPO的募投项目,往往是企业经过充分论证的。受市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短期的延期,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多次延期,甚至时间达到三年之久,显然又是值得商榷的。反过来讲,企业充分论证了的募投项目连续延期,有可能是当初的论证不客观、不严谨、不全面等因素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IPO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杜撰”出来的。
因此,对于Z公司连续两次延期募投项目的现象,监管部门不可问询了事。个人以为,对于市场上频频出现的募投项目延期现象,监管部门重点监控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如果上市公司欲通过延期募投项目的方式,最终不将资金投入募投项目,个人建议,监管部门应责令其用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回购股份并予以注销。如果回购股份并注销后,上市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应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此外,由于Z公司上市前三年业绩表现不俗,而上市后却出现大幅变脸现象,市场有理由怀疑该公司存在包装粉饰财务数据的问题,即该公司有可能存在造假上市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上市公司,建议监管部门启动核查程序。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